一种治疗中风和脑梗后遗症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一、中药组合物
本组合物包含多种中药成分,各成分的重量比为:党参10-30克,白术10-30克,山药10-30克,茯苓10-30克,黄芪10-30克,当归10-30克,川芎10-30克,白芍10-30克,天麻10-30克,钩…
一、中药组合物
本组合物包含多种中药成分,各成分的重量比为:党参10-30克,白术10-30克,山药10-30克,茯苓10-30克,黄芪10-30克,当归10-30克,川芎10-30克,白芍10-30克,天麻10-30克,钩藤10-30克,杜仲15-30克,桑寄生15-30克,桃仁5-20克,红花5-20克,丹参5-20克,赤芍5-20克,黄芩5-20克,山栀5-20克,女贞子5-20克,旱莲草5-20克,柴胡5-20克,淮牛膝5-20克,地龙5-20克,甘草5-20克,桂枝5-20克,枳壳5-20克,陈皮5-20克。
二、制备方法
本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上述中药材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过60-120目筛,混合均匀;
2. 取药粉与淀粉按照1:1-2的比例混合,加水制成软材,然后干燥并粉碎成细颗粒;
3. 将细颗粒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三、中风治疗
本组合物能够益气活血,舒筋通络,适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偏瘫、言语不利、口角倾斜、肢体麻木等病症。每次服用2-4粒胶囊,每日2-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
四、脑梗后遗症治疗
本组合物能够有效改善脑梗后遗症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每次服用2-4粒胶囊,每日2-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
五、药物配方
本组合物的药物配方中,各种中药成分的组成、用量和用法如下:
1. 党参、白术、山药、茯苓、黄芪、当归、川芎、白芍、天麻、钩藤:各10-30克;
2. 杜仲、桑寄生:各15-30克;
3. 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黄芩、山栀、女贞子、旱莲草、柴胡、淮牛膝、地龙、甘草、桂枝、枳壳和陈皮:各5-20克。
将上述中药材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胶囊剂即可。每次服用2-4粒胶囊,每日2-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
六、中药合成
本组合物的中药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提取各中药成分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
2. 通过化学合成或物理合成的方法,将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组合和优化;
3. 经过药理学和毒理学试验,确定最佳的剂量和配比。
七、药效评估
本组合物的药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进行临床试验,评估本组合物对于中风和脑梗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2. 进行动物实验,评估本组合物对于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
3. 通过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评估本组合物的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情况。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本组合物对于治疗中风和脑梗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秒看技术-中国发明人网学术专利数据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auto/yongche/378.html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