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1)
1.本发明六藤饮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和各中药的重量:
青风藤log、海风藤10g、雷公藤6g、黑骨藤6g、
散血藤10g、鸡血藤20g、白术25g、茯苓20g、
桂枝10g、当归15g 、红花10g、仙灵脾15g、
杜仲15g、川乌(制)12g、补骨脂15g、甘草IOg、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六藤饮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汤剂,
其组方配伍由
青风藤、海风藤、雷公藤、黑骨藤、散血藤、鸡血藤、
白术、茯苓、桂枝、当归、红花、仙灵脾、杜仲、川乌(制)、
补骨脂、甘草等十六味中药组成。
有明显地抑制非特异性炎症作用,对免疫系统可增加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及改善微循环作用。
其组方原则为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健脾壮肾,消肿止痛,
故本发明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良效方剂。
说明
六藤饮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0002]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
危害身体健康的全身性多系统疾病,
是由于免疾功能失调引起的多关节炎,
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病情反复迁延。
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
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最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功能丧失,
RA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西医西药治疗RA主要方法是经典的非留体炎抗炎药
和作为二线药的改变病情的抗风湿病,
还有用于阻断RA发病环节中的靶位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和调节剂不断问世,
但由于这些药物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及疗效不佳,
使80%的患者不能耐受而被迫停止治疗。
[0003]RA属中医“痹症”
“历节”范畴,本发明在前贤辩证论治基础上,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0004]发明内容: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辩证:
风寒湿邪、闭塞经络,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痹为阻塞不通之意,
当人体表经络为风寒湿气侵袭,气血不通,遂致关节疼痛,重者麻木,
具有一种热痹,由素体阳盛,内有温热,虽受风寒湿邪,但多表热象,
《金匮翼》中说:
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客之,故关节肿胀疼痛。
祖国医学对此病因病理的认识:
关节痛乃由于卫气不固,风、寒、湿三邪入侵体内,
流注经络至全身各部,积于关节而气血运行不畅,阻闭不通,故积为痹症。
痹症最早见于《素部问.痹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并指出痹的产生与饮食和生活环境有关,
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
这是有关痹症的病因病机最早的,同时也是最系统的论述。
经发明人多年临床使用,以祛风活血利湿之法治疗,效果明显。
[0005]流行病学资料:
[0006]1.1性别分布:治疗389例患者中,男性183例,女性206例;
[0007]1.2年龄分布: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22岁;
[0008]1.3病程分布:病程最长者30年,短者1年;
[0009]1.4疗程分布:服药7个月,短者1个月;
[0010]1.5疾病转归:痊愈302例,正在服药好转56例,无效31例。
治愈率达95.72%,经流行病学统计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故本发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0011]本发明组方配伍由
青风藤、海风藤、雷公藤、黑骨藤、散血藤、鸡血藤、
白术、茯苓、桂枝、当归、红花、仙灵脾、杜仲、川乌(制)、
补骨脂、甘草共十六味中药组成,制成汤剂后,
每服30ml开水送服1日三次,1月为1疗程。
上方中青风藤、海风藤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据现代药理研究症实,有明显地抑制非特异性炎症作用。
对免疫系统可增加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及改善微循环作用。
黑骨藤其正名为“黑骨头”,为萝蘼科杠柳属植物西南杠柳的根或全株,
其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主治风湿痹病,尚治跌打损伤,骨折等。
散血藤祛风湿、利筋骨,用于风湿骨节酸痛,筋脉拘挛。
鸡血藤活血补血又可祛风舒筋,为强状性之剂血药,
雷公藤祛风除湿,杀虫,解毒,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红班狼疮,口眼干燥综合症。
同时又能抑制非特异性炎症作用;
仙灵脾、杜肿、补骨脂强腰补肾壮阳;
牛膝、桂枝作为引经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合诸药,
即有效地发挥了青风藤、雷公藤的疗效,又较好地减少了其副作用。
其组方原则为祛风除湿,湿经散寒,健脾壮肾,消肿止痛,
故本发明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良效方剂。
[0012]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取青风藤10g、海风藤log、雷公藤6g、黑骨藤6g、散血藤10g、鸡血藤20g、白术25g、茯苓20g、
桂枝10g、当归15g、红花10g、仙灵脾15g、
杜仲15g、川乌(制)12g、补骨脂15g、
甘草IOg共十六味中药经精选后备用。
[0013]本发明制备方法:
先取青风藤、雷公藤等六种藤类药
加冰水浸泡3个小时,然后加入其它药煎煮2个小时,过滤过120目筛,加适量蔗糖,溶化后放凉,
酌加适量白酒,充分搅匀,装瓶高压消毒贮藏备用。每次服30ml开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月一疗程。
[0014]典型病例:
[0015]甘某,女,54岁,农民,
百色市田东祥周镇人。
于2006年7月9日到我处治疗,
主诉5年前因踝关节疼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
且累及四肢关节疼痛,
后经各大小医院治疗都不见明显效果,或随愈随发。经人介绍前来诊治,
查体:
脸色苍白,浮肿,四肢关节红肿疼痛,关节变形,
舌苔黄腻不思食,脉浮细数。
查血沉56mm/小时,
类风湿因子(+++)当即给予祛风利湿活血方,
水煎内服,加活络通洗剂水煎外洗,
同时应用西药结合治疗,
于10日早患者自诉起床不用女儿扶了,
昨晚睡眠很好,治疗15天生活可自理,
病情明显好转,后带药连续用半年痊愈,
至今未见复发。
[0016]申某,女,42岁,
湖南绍东县小岭村木角组人,
于2008年10月14日到我处治疗,
主诉两年前两脚踝关节疼痛,
在当地诊所治疗无效后到绍东县医院
治疗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医治,愈后复发。经人介绍到我所治疗,经用药几天后病情大有好转,连续服药两个多月基本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0017]莫某,女,47岁,青龙乡灵田村人,
2011年7月16日前来就诊,
患者自诉患风湿病10余年,
因家庭困难只是找江湖游医治过,
或自找中草药自治,病情未见好转且愈加严重,
经人介绍到我处就诊。查体:痛苦面容,脸色苍白,
脸型浮肿,四肢关节红肿疼痛,行走困难,脉细数,饮食不佳,当即给予祛风利湿活血方加麦牙、
俄马皇,服药7天,肿消痛止,连续服用四个月,
病情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1)
1.本发明六藤饮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和各中药的重量:
青风藤log、海风藤10g、雷公藤6g、黑骨藤6g、
散血藤10g、鸡血藤20g、白术25g、茯苓20g、
桂枝10g、当归15g 、红花10g、仙灵脾15g、
杜仲15g、川乌(制)12g、补骨脂15g、甘草10g。
欧已庆,广西人,青龙大刚村卫生所乡村医生。欧已庆热爱医药事业,善贤好学。能用中西医方法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专于中医内科,尤对中风后遗症防治有所探索,用中医辩证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顽症和老年性疾病,特别是类风湿,恶性肿瘤颇有疗效。本人勤学古训,博采众长,师古不泥古,以自配”驱风利湿活血方”,发明专利“六藤饮”用于治疗类风湿有独特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辩证:风寒湿邪,闭塞经络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痹为阻塞不通之意,当人体表面经络为风寒湿气侵袭时,气血不通遂致关节疼痛,重着麻木且有一种热痹,由素体阳盛内有湿热虽受风寒湿邪,但多表热像,《金匾翼》中说,肮脏经络先蓄热,而反遇风寒湿客之,故关节肿胀疼痛。经本人用六藤饮治疗149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全1446人无效50人,有效率达97%以上,经流行病常统计与常规西药治疗比数,P<00.6目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调该方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优子常规西药效果。
评论列表()